百科名片左金丸的功用是清瀉肝火,降逆止嘔。肝火犯胃證。脅肋疼痛,嘈雜吞酸,嘔吐口音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(本方常用於胃炎、食道炎、胃潰瘍等屬肝火犯胃者;本方治證為肝失條達,鬱而化火,以及肝火犯胃所致。方中重用黃連苦寒瀉火為君,佐以辛熱之吳茱萸,既能降逆止嘔,制酸止痛,又能制約黃連之過於寒涼;二味配合,一清一温,苦降辛開,以收相反相成之效。 作用類別本品為胃脘痛類非處方藥藥品。引引概述左金丸出自《丹溪心法》火方。左金丸的功用是清瀉肝火,降逆止嘔。肝火犯胃證。脅肋疼痛,嘈雜吞酸,嘔吐口苦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常用於胃炎、食道炎、胃潰瘍等屬肝火犯胃者;本方治證為肝失條達,鬱而化火,以及肝火犯胃所致。方中重用黃連苦寒瀉火為君,佐以辛熱之吳茱萸,既能降逆止嘔,制酸止痛,又能制約黃連之過於寒涼;二味配合,一清一温,苦降辛開,以收相反相成之效。 歌訣:左金黃連與吳萸,脅痛吞酸悉能除;再加芍藥名戊己,專治瀉痢痛在臍。 本方是治療肝火犯胃,肝胃不和證的常用方。臨牀應用以嘔吐吞酸,脅痛口苦,舌紅苔黃,脈弦數為辨證要點。藥品簡述中文名稱:左金丸 拼音名:Zuojin Wan 英文名稱:zuojin pill;zuojin wan 別名:回令丸、萸連丸、茱連丸、佐金丸、二味左金丸。 定義:出《丹溪心法》火方。 分類: 清熱劑-清臟腑熱 組成: 黃連(180克) 吳茱萸(30克) 性狀:本品為黃褐色的水丸; 功能:瀉火,疏肝,和胃,止痛。 主治:用於肝火犯胃,脘脅疼痛,口苦嘈雜,嘔吐酸水,不喜熱飲。 性味:氣特異,味苦、辛。 用法與用量:口服,一次3~6g,一日2 次。 製法:黃連與吳茱萸用量比例為6:1。以上二味,粉碎成細粉,過篩,混勻,用水泛丸,乾燥,即得。用藥禁忌1、飲食宜清淡,忌酒及辛辣、生冷、油膩食物。 2、忌憤怒、憂鬱,保持心情舒暢。 3、脾胃虛寒者不適用。 4、有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肝病、糖尿病、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。 5、兒童、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。 6、胃痛嚴重者,應及時去醫院就診。 7、服藥3天症狀無緩解,應去醫院就診。 8、對本品過敏者禁用,過敏體質者慎用。 9、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。 10、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。 11、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。 12、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,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。方解本方證是由肝鬱化火,橫逆犯胃,肝胃不和所致。肝之經脈佈於脅肋,肝經自病則脅肋脹痛;犯胃則胃失和降,故嘈雜吞酸、嘔吐口苦;舌紅苔黃,脈象弦數乃肝經火鬱之候。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説:“諸逆衝上,皆屬於火”;“諸嘔吐酸,暴注下迫,皆屬於熱。”火熱當清,氣逆當降,故治宜清瀉肝火為主,兼以降逆止嘔。方中重用黃連為君,清瀉肝火,使肝火得清,自不橫逆犯胃;黃連亦善清瀉胃熱,胃火降則其氣自和,一藥而兩清肝胃,標本兼顧。然氣鬱化火之證,純用大苦大寒既恐鬱結不開,又慮折傷中陽,故又少佐辛熱之吳茱萸,一者疏肝解鬱,以使肝氣條達,鬱結得開;一者反佐以制黃連之寒,使瀉火而無涼遏之弊;一者取其下氣之用,以和胃降逆;一者可引領黃連入肝經。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,以為佐使。二藥合用,共收清瀉肝火,降逆止嘔之效。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辛開苦降,肝胃同治,瀉火而不至涼遏,降逆而不礙火鬱,相反相成,使肝火得清,胃氣得降,則諸症自愈。 |
|
來自: 賢然 > 《脾 胃 腸 用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