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長的路上,有一帆風順,也會有萬千阻撓。
在我們的一生中,該用什麼樣的心態,去面對諸多的挑戰?談及這個問題時,想必許多人,都會根據自身成長的經歷,有一個自己的看法。
關於成長,有一個眾人皆知的理論,那便是“雞蛋成長論”。
雞蛋從外打破,是食物;從內打破,是生命。人生,從外打破,是壓力;從內打破,是成長。
由此可見,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,應該懷着積極、主動的心態,去直面生活中的困難和阻礙,並藉此契機,贏得提升的機會,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不破不立的目的,在水到渠成中迎來想要的成長。

成長,不應該是被動的驅使。
而是一個人,具備挑戰的勇氣,並且在落魄和低谷中,實現人生觀改造的一個主動的過程;當我們,能夠順利通過許多的考驗,便會成為大家眼裏,那個真正的強者。
佛曰:人生有八苦,求不得、放不下。
那些心有陽光的朋友,卻能懷着積極的想法,臉上帶着燦爛的笑容,隨時做好在吃苦中成長的準備,逃不過便不逃,躲不過便迎難而上。
在春暖花開時,我們迎着春風,露出得意的笑容;在人生低谷中,我們依舊有笑得出來的魄力,梳理那些亂糟糟的心緒,依舊做那個心懷夢想、敢於應戰的人。

真正的強者,是落魄後的“不言放棄”。
心理學家蓋伊·温奇,通過其作品《找回迷失的自己》,説出了這樣一個道理,人生本是一個“迷失自己”,然後再“尋找自己”的過程。
在不斷的“迷失”與“尋找”中,一個人才能獲得不斷成長的機會,最終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人,才能把控自己的人生走向。
有限的人生裏,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際遇。
在得意的時候,我們可以放肆的笑,在失意之時,能夠靜心斂氣,全力攻克眼前的難關,潛移默化中,卻能將人生看得更加通透,也能讓自己贏得更快成長的機會。
人生,有高峯、有高亢,也會有低谷與失落;當身處落魄的處境時,跨過人生的“三道坎”,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。

01、通過反思,認識自身的問題。
人在落魄時,發現別人身上的問題,是很容易的事情。
於是乎,當許多人迎來人生低谷後,他們會做的事情,不是從內在找原因,而是會懷着怨天尤人的心態,將問題歸結到別人的身上。
這樣做的結果,將責任推卸出去,不僅讓人際變得冷落了,自身也無法獲得成長的機會;很顯然,一個人做出這樣的抉擇後,便很難跨出一道自我覺醒的門檻。
想要找到自身的缺點,不僅需要魅力,還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智慧,才能在不斷自省中,認識到自身的差距,產生醍醐灌頂的效應。
處境變差後,我們難免會產生不平衡的心理,但是若想成就自己,就需要把握住眼前的契機,給自己爭取一個更快提升的機會。
通過反思,找出問題產生的內因,才能讓我們戰勝自己,讓眼界變得更加開闊起來。

02、耐住寂寞,尋找突破的途徑。
有句老話常説,“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繁華”。
當一個人迎來處境的轉變,身邊的機會溜走,親戚朋友遠離,在這種落魄的境況裏,想要尋找幫助和支持,真的是很困難的事情。
將改變的機會,寄託在別人的身上,很有可能迎來他人不屑一顧的眼神。
在新的機會到來之前,那些能夠忍受住寂寞的人,才不會被人落井下石,才能夠偏安一隅,暫且保全自己。
生活中的弱者,才會選擇成羣結隊,以此來爭取一些機會;而真正的強者,卻能忍住一時的寂寞,在悄無聲息中獨行,最終用精彩的表現,博得熱烈的掌聲。
要知道,在我們迎來落魄的時光後,即便外面的誘惑再多,也都與大家無關了;選擇負重前行,耐得住一時的寂寞,才能為自己贏得喝彩的一天。

03、積累內功,從內而外去突破。
當一個人,迎來成功的時候,耳邊多是讚美與吹捧的聲音。
在某個轉彎的地方,一旦迎來處境的變化,從此成功走遠了、名譽不再了,我們會發現,那些讚揚的話語,也都變成了一種冷落和嘲諷。
面對眼前的落差,如果大家選擇了氣餒,那麼終究無法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強者。
唯有擺正自己的心態,暫且將失落的痛楚隱藏起來,通過充電和提升,不斷積累自身的內功,才能在機會到來的時候,用遊刃有餘地方式,將其牢牢把握住。
落魄的時候,一個人的心境很難平和。
但是,那些在困難面前,能夠堅守初衷和夢想的人,終究能夠克服諸多的壓力,將其變成自己的動力,最終迎來雲破日出、柳暗花明的一天。

無論一個人,處於怎樣的困境中,一旦想通了,肩膀上的壓力也就減輕了。
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用悲觀的心態,去面對生活,那麼生活只會對你哭;用積極樂觀的想法,來直面困境,生活將會對你笑。
一個人,處於落魄的處境,恰恰是挖掘個人潛力的時候。
找出自身的問題所在,耐得住眼前的寂寞,不斷提升個人的內功,當我們跨過了人生的這“三道坎”,自身的處境,便會與往日不同了。
做一個真正的強者,不僅能在順境時,有春風得意的笑容,也要在逆境之時,有樂觀豁達的心胸;當我們,始終用良好的心態去面對一切,那麼生活也會向着大家,露出燦爛的笑容。